第五届(2019)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
4月12日上午,2019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正式拉开序幕。本届大会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阅读工作委员会、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大会以“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联合各方共同探讨全媒体时代下的数字阅读理念创新、方式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大会开幕式现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涂仲林,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祁德树,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晓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春中,中共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戚哮虎,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国妹,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国飞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此外,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等相关行业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重磅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揭晓了“悦读中国”三大年度奖项,开展了“协手共筑精神文化家园”文化扶贫荣誉表彰,并正式举行了2019悦读中国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种重点电子书上线启动仪式。来自数字出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新媒体相关企业的近1500位精英共襄盛会,从行业纵深、转型发展、跨界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展现数字阅读领域的巨大潜能。
一、政府领导、业界精英共绘数字阅读新蓝图
2019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沿袭了前四届大会规格高、规模大的特色,成为具有年度“风向标”意义的国家级行业盛会。在“倡导全民阅读”被连续六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下,数字阅读的发展对于丰富全民阅读方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备受业界的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春中,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等重要领导及行业嘉宾莅临指导,并发表致辞。
孙寿山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国家领导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媒体融合相关工作,举办数字阅读大会正是将两者相结合的有益尝试,本次大会旨在数字技术的发展成果,交流媒体融合的传播经验,通过对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创新、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发展趋势的进一步研判,重塑新一轮技术革命下数字阅读领域的新生态,拓展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天地,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在开幕式上致辞
冯士新副局长在致辞中强调,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兴阅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背景下要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数字阅读,一是要坚持以正确导向引领数字阅读,二是统筹推动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三是着力做强优质主题内容的网络传播,四是创新提升数字阅读发展水平。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在开幕式上致辞
卢春中副部长在致辞中提出,近年来浙江省全面深化“数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形成了以创新为重点、集多元产业形态于一体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同时建成了立体化全民阅读推广体系,使浙江省居民综合阅读率名列前茅。后续,浙江省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快文化浙江建设,打造浙江万亿级文化产业,努力成就全国数字文化产业新高地。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卢春中在开幕式上致辞
刘昕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5G的发展给数字内容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将积极发挥技术优势,秉承“创新文化全场景沉浸体验生态的技术公司”的企业愿景,自觉承担起新媒体国家队应有的使命,为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全场景沉浸式体验,为产业提供更加强劲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动力,为全民阅读普及与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在开幕式上致辞
二、年度白皮书权威呈现数字阅读行业新面貌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白皮书包含“政策”“产业”“趋势”三个篇章,系统梳理了2018年党和国家在数字阅读领域的政策部署,并从市场、内容、用户、趋势等多个维度呈现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现状、用户行为习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白皮书
白皮书数据显示,随着党和国家的领航定向与战略布局,各类政策的出台与完善,各地的落地实施与出新出彩,全民阅读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为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
产业发展方面,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到254.5亿,同比增长19.6%,大众阅读市场规模占比逾九成,是产业发展主导力量。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偏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14-18岁以人群偏好青春校园类题材,且呈现高时长、高频率的阅读习惯;25-30岁的人群偏爱职场商战类内容,人均年阅读量13.22本,超过数字阅读用户的平均水平。付费意愿上,数字阅读用户的版权意识基本建立,付费意愿连年提升,2018年达到66.4%。作者与内容方面,作者数量稳步增长,特别是专业作者培训班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创作者的写作水平,带动精品内容涌现,数据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题材上,立体多样的现实主义题材更受用户欢迎,都市生活、职场商战类的网络原创内容受到热捧。在产业创新方面,以社交化为特征的媒体融合以及线上线下打通的纸电融合等模式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挖掘出产业内生动能。白皮书同时发布了年度十佳数字阅读作品、项目、城市的评选维度,特别是在城市方面,数字阅读的发展呈现出地域差异,在中国数字阅读城市指数榜单中,北京、杭州、成都名列前茅。
未来,在政策的引领下,随着5G时代的来临与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字阅读将促进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文化交融的进一步加速,阅读服务的进一步精细,全场景沉浸式的数字阅读更将带来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取专业优质阅读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悦读中国”年度奖项传递数字阅读新动能
本届大会同时重磅揭晓了“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项目”“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作品”“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并举行颁奖仪式。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小书包”智慧党建服务平台、中信书院APP、现实主义题材精品阅读项目、“每天听本书”知识工程、新一代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咪咕文学院、“阅读重庆”全民阅读综合服务平台”、中国青年阅读指数、《科普中国》数字阅读工程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项目,十佳数字阅读项目覆盖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立足全党、面向全社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打造了“集大成”的创新型学习生态;咪咕文学院项目积极响应新形势下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打造O2O平台,为青年作家学员们提供系统化的思想引导与创作指导;“每天听本书”知识工程为读者获取书本知识提供了新渠道,有效促进了传统出版精品内容的推广传播。各获奖项目兼具创新性与普惠性,充分体现了行业机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发展理念。
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项目颁奖现场
十佳数字阅读作品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变迁,作品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大江大河四部曲》《哲学与人生》《网络英雄传Ⅱ:引力场》《宁家女儿》《聪老师的世界音乐之旅》《明月度关山》《老妈有喜》《茗香赋·陆羽传奇》,作品内容集中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充分展现了数字阅读创作量质并重的发展趋势。
2018年度中国十佳数字阅读作品颁奖现场
北京、杭州、成都、太原、宁波、上海、厦门、乌鲁木齐、济南、广州荣获十佳数字阅读城市称号。据悉,数字阅读十佳城市排名由各城市数字阅读指数决定,该指数综合了该城市的大众阅读指数、有声阅读指数以及期刊阅读指数,各细分指数按照数字阅读用户增长率、用户渗透率、月人均浏览量,月人均付费数、月人均阅读天数等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彰显着该城市的数字阅读发展状况。
四、文化扶贫荣誉表彰:协手共筑精神文化家园
“三区三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任务之一,为打赢“三区三州”控辍保学扶贫攻坚战,在管理部门的指导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在本届大会期间发起了“公益性阅读资源捐助活动”,捐赠对象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中小学。参与捐助活动的单位分别来自出版机构和数字阅读企业。其中: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分别捐赠了10万元教育图书资源、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捐赠了100部中小学版数字阅读器、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100部青少版iReader电子书阅读器、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约20万元4部9月智慧阅读机、成都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捐赠了20万元音像教育资源、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250部道听途说听书机、人教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捐赠了一批汉藏资源、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捐赠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感谢以上企业为“三区三州”控辍保学攻坚战所作出的贡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为捐赠企颁发了荣誉证书。让我们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共同携手共筑美好精神文化家园。
文化扶贫荣誉表彰
五、百本优秀电子书推荐上线仪式
在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启动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种优秀电子书集中上线仪式。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组织遴选自“五个一工程”“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好书”等获奖图书,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和哲学、历史、科技等领域,涉及经典文献、名家著作、普及读物等类型。更好地弘扬主流价值、引导高品质阅读,营造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浓厚书香氛围。学习强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新华书店网上商城、咪咕阅读、掌阅、京东、当当、天翼、中文在线、QQ阅读、文轩九月、博库等13家数字阅读平台设置了专栏,以数字版方式予以呈现。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种优秀电子书集中上线仪式
六、业界大咖聚首高峰论坛共话行业新发展
本届大会的6场主题峰会于12日下午在各分会场同时举行,分别由咪咕数媒、浙版传媒、浙江省网络作协、科大讯飞、万派文化、咪咕动漫、联通沃阅读等知名企业及行业协会承办,议题涵盖出版融合、网络文学、人工智能、财经文学、IP开发、泛阅读化等前沿热点话题,旨在通过行业深入交流,推进数字阅读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学习出版社社长董俊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等出版集团嘉宾,人民网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潘健,新华网党组成员、副总裁申江婴等媒体行业嘉宾,管平潮、梦入神机等著名作家分别出席相关峰会,为行业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据悉,除六场主题峰会外,本届大会同时举办第二届IP版权峰会,为产业上中下游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峰会以“感恩时代,不忘使命,拥抱未来”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榜单发布、项目推介等形式,集中探讨文学IP改编、年轻化内容新风向、IP出海、数据与IP内容转化等话题,同时发布“鹤鸣杯”2018年IP潜力价值榜,梳理总结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领域最具开发潜力的IP作品,为2019年IP市场做好预测和铺垫,同时还将促成影视制作机构、节目播出机构启动一系列IP合作项目,推动优质IP的开发落地。
七、数字阅读博览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为期三天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数字阅读发展与技术博览会于4月12日-14日在西湖文体中心举办,展览展示及名家活动均面向观众免费开放。今年的展会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两条主线,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三大升级:
一是新增主题展区。本届博览会覆盖西湖文体中心一、二、三层区域,设置“学习强国”“辉煌70年”“媒体融合”“智慧之光”“大国重器”“文化扶贫”“百年树人”“丝路书香”“网络文学”“探索创新”“阅读经典”“聆听经典”和“5G让生活更美好”13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我国数字阅读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特别是70年以来我国出版业在内容生产技术、产品发行传播模式、载体介质的历史变迁,重大出版物数字化成果和重点IP推介等。
二是升级互动体验。本届博览会重点突出互动性,一方面,主题展区及行业单位展区均会加强活动设置,如5G智能展区将特别设置“5G+阅读版块”,重点展示面向青年用户的 AR 阅读,面向少儿的智能绘本,面向老人的智能音响,以及和听书相结合的 5G-CPE,充分展现未来智慧阅读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博览会将新增IP创意集市,实地还原IP场景,设置特色互动拍照区,进行IP周边衍生品售卖等,有效提升展会沉浸感与趣味性;此外,本届博览会还将开设“第二课堂”数字阅读大会体验点,方便杭州市中小学生参观学习。
三是邀请名家助阵。本届博览会还特别设置了专场互动活动,如“学习强国”两场重点活动,咪咕阅读“悦读咖”读者见面会等。届时著名网文作家唐家三少,人气作家张皓宸等嘉宾将在现场与观众开展互动。
八、学习强国等互动活动助力全民阅读深入群众
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度,本届大会除博览会之外,还特别举办三类互动活动:
一是经典诵读类活动。包括“学习强国”两场重点活动——“诗词中国”及“一封家书”互动专场,以及灵犀趣朗读决赛暨颁奖盛典。其中,“学习强国”活动采取“诵读+访谈+嘉宾点评+互动”形式,朗读内容紧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及家书段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出席活动并担任互动嘉宾;灵犀趣朗读活动上,决赛十强选手精彩呈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汇演。
二是知识见闻类活动。在4月13日晚举办的“阅见未来-2019咪咕知识盛典”上,著名学者凯文·凯利、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青年作家蒋方舟、“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齐聚一堂,通过主题讲演的方式,畅谈他们对科技变革的不同感受,推演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分享应对变化的真知灼见。
三是主题跑步类活动。大会第三日上午举行的“阅跑”活动,赛事为11公里环西湖跑,活动规模1000人。选手的每一个跑步里程,都将化作善款捐赠给中国移动“蓝色梦想”慈善基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多媒体教室项目和校长培训项目。